宇宙裡的微光:一位天文學家探尋星空與自我的生命之旅
點閱:1譯自:The smallest lights in the universe:a memoir
其他題名:一位天文學家探尋星空與自我的生命之旅 1位天文學家探尋星空與自我的生命之旅 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
作者:莎拉.西格(Sara Seager)著;廖建容譯
出版年:2023
出版社: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銷
出版地:台北市 [新北市]
集叢名:科學文化:234
格式:EPUB 流式,PDF,JPG
頁數:388
字數:165706
ISBN:9786263555372
EISBN:9786263555303 EPUB; 9786263555297 PDF
分類:天文學  
可借 1 冊
★洛杉磯時報年度圖書獎
★亞馬遜當月最佳圖書
MIT天才女科學家最具勇氣的私密人生歷程
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知名天體物理學家莎拉.西格,為麥克阿瑟基金會「天才獎」得主,並入選《時代》雜誌最具影響力的25位天文學家之一。NASA稱她「天文界的印第安納瓊斯」,以無比勇氣在宇宙中探索,追尋太陽系外行星的微小光芒。
本書為西格對童年成長及喪夫之痛極為私密的回憶,並描述了她身為一名女性科學家,如何在高等學院綻放光芒的歷程。她在雙親離異的破碎家庭中努力找到自我,以星空為追尋目標;她尋找愛,又失去愛,終而從崩潰人生中重拾希望。
西格赤裸裸地將真實人生呈現在讀者眼前,而身為讀者的我們,只能全盤接受她的喜怒哀矜,並在其中時而流淚、時而振奮、時而飛向浩瀚的星空。正如《出版人週刊》在星級評論中所言:「這個關於發現、失去和愛的奇妙故事,既廣闊又親密。」
好評推薦
這本書十分動人。西格搜尋外星生物的奮鬥,與她在地球上尋找生存之道的過程相互輝映,令人讚歎。有誰能明白,愛、美與希望竟可以來自迷惑、恐懼與悲傷?有誰會知道,宏觀與微觀世界可以在同一件事情上共存?——倫克爾(Margaret Renkl),《晚期遷徙》(Late Migrations)作者
這本發人深省而感人的回憶錄,講述人生中有關失去的經歷,如同一部療癒小說,激勵讀者追隨自己的夢想,永不放棄發現和自我反思的可能。——《圖書館期刊》
你會在可能與必然之間得到安慰,因為你知道,即使在黑暗之中,我們仍不孤單。——普莫(Nora McInerny Purmort),《面對人生,我們都是毫無準備的大人》(It’s OK to Laugh)作者
西格對外太空與內心世界的探索,創造了令人驚奇的回憶錄。——佛吉斯(Abraham Verghese),《雙生石》(Cutting for Stone)作者
我非常喜歡這本書。它既展現了尖端科學,也展現了一位榮獲麥克阿瑟獎的女性天文學家深邃人性的一面。——葛蘭汀(Temple Grandin),《圖像思考》(Visual Thinking)作者
西格的回憶錄文筆優美,達到完美的平衡。她以清晰易懂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天文學新領域的誕生和發展,並將豐富的個人故事交織其間。——麥克(Katie Mack), 《一切的終結》(The End of Everything (Astrophysically Speaking))作者
一位獨特的科學家對生活和工作獨特的描述。 ——《柯克斯評論》
(原書名: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)
★亞馬遜當月最佳圖書
MIT天才女科學家最具勇氣的私密人生歷程
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知名天體物理學家莎拉.西格,為麥克阿瑟基金會「天才獎」得主,並入選《時代》雜誌最具影響力的25位天文學家之一。NASA稱她「天文界的印第安納瓊斯」,以無比勇氣在宇宙中探索,追尋太陽系外行星的微小光芒。
本書為西格對童年成長及喪夫之痛極為私密的回憶,並描述了她身為一名女性科學家,如何在高等學院綻放光芒的歷程。她在雙親離異的破碎家庭中努力找到自我,以星空為追尋目標;她尋找愛,又失去愛,終而從崩潰人生中重拾希望。
西格赤裸裸地將真實人生呈現在讀者眼前,而身為讀者的我們,只能全盤接受她的喜怒哀矜,並在其中時而流淚、時而振奮、時而飛向浩瀚的星空。正如《出版人週刊》在星級評論中所言:「這個關於發現、失去和愛的奇妙故事,既廣闊又親密。」
好評推薦
這本書十分動人。西格搜尋外星生物的奮鬥,與她在地球上尋找生存之道的過程相互輝映,令人讚歎。有誰能明白,愛、美與希望竟可以來自迷惑、恐懼與悲傷?有誰會知道,宏觀與微觀世界可以在同一件事情上共存?——倫克爾(Margaret Renkl),《晚期遷徙》(Late Migrations)作者
這本發人深省而感人的回憶錄,講述人生中有關失去的經歷,如同一部療癒小說,激勵讀者追隨自己的夢想,永不放棄發現和自我反思的可能。——《圖書館期刊》
你會在可能與必然之間得到安慰,因為你知道,即使在黑暗之中,我們仍不孤單。——普莫(Nora McInerny Purmort),《面對人生,我們都是毫無準備的大人》(It’s OK to Laugh)作者
西格對外太空與內心世界的探索,創造了令人驚奇的回憶錄。——佛吉斯(Abraham Verghese),《雙生石》(Cutting for Stone)作者
我非常喜歡這本書。它既展現了尖端科學,也展現了一位榮獲麥克阿瑟獎的女性天文學家深邃人性的一面。——葛蘭汀(Temple Grandin),《圖像思考》(Visual Thinking)作者
西格的回憶錄文筆優美,達到完美的平衡。她以清晰易懂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天文學新領域的誕生和發展,並將豐富的個人故事交織其間。——麥克(Katie Mack), 《一切的終結》(The End of Everything (Astrophysically Speaking))作者
一位獨特的科學家對生活和工作獨特的描述。 ——《柯克斯評論》
(原書名: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)
作者簡介
作者簡介
莎拉.西格(Sara Seager)
天體物理學家。麻省理工學院物理與行星科學系教授。研究聚焦於尋找第一顆類地系外行星,以及上面的生命跡象,為當代建立了系外行星領域的許多基本觀念。2013年帶領美國航太總署探測級研究團隊主導「蔽星板計畫」,同年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「天才獎」。現與丈夫、兩個兒子和一條狗住在麻州的康科德。
譯者簡介
廖建容
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畢業,曾任職於外商公司,也曾於大學任教,目前專職從事翻譯。近年譯作有《兒童床邊的經濟學家》、《第二座山》、《成為更好的你》(原書名《品格》,合譯)、《孩子的簡單正念》、《為自己發聲》、《欲罷不能》、《5個選擇》、《成功哪有那麼難》、《召喚勇氣》等書。
莎拉.西格(Sara Seager)
天體物理學家。麻省理工學院物理與行星科學系教授。研究聚焦於尋找第一顆類地系外行星,以及上面的生命跡象,為當代建立了系外行星領域的許多基本觀念。2013年帶領美國航太總署探測級研究團隊主導「蔽星板計畫」,同年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「天才獎」。現與丈夫、兩個兒子和一條狗住在麻州的康科德。
譯者簡介
廖建容
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畢業,曾任職於外商公司,也曾於大學任教,目前專職從事翻譯。近年譯作有《兒童床邊的經濟學家》、《第二座山》、《成為更好的你》(原書名《品格》,合譯)、《孩子的簡單正念》、《為自己發聲》、《欲罷不能》、《5個選擇》、《成功哪有那麼難》、《召喚勇氣》等書。
同書類書籍